第一位员工的故事
你坐在他对面,肯定想象不到他是克朗斯太仓工厂的第一位员工。他看起来平凡,有点沉默,有时又很幽默,稍带疲倦的脸上不时散发着淡淡的笑容。他的愿望和他真实且执着的性格不同,他希望平淡丰盈地度过自己的一生。
2004年初,克朗斯还只是太仓市工业园圈出的一小块地,从整个行政地图上看,就是笔尖书写时的一个圆点,已经有数千人的德国总公司把眼光放远,转战中国,在太仓筹建工厂。2004年中旬,厂房基础设施基本落成。2004年的8月,克朗斯招募了太仓工厂的第一名员工,他就是当时的陈文浩。陈文浩通过所在学校和克朗斯签订了劳动合同,安排他毕业后就为其工作。同年11月,德国安排的工程师调试完成新设备,第一批员工的岗位内容也分配完成,总共十多个员工也各司其职,各负其责。而此时陈文浩的工作也正式步入轨道。他被分派负责铣床操作,使用铣刀对各种设备和零部件进行加工处理。那时业务量不是很大,所有的工作几乎都由他一个人完成。看似单一的工作其实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仔细、严谨的特性,而陈文浩这个年轻又肯吃苦的小伙子,就在这个岗位上,孜孜不倦地干了三年。
这三年,克朗斯从十多个人的团队变成了拥有将近一百个人的团队,也陆续投资建设了新的厂房,从一栋小小的楼变成了拥有多个部门的小型工厂。 今年已经是陈文浩在克朗斯的第十一个年头了,在这波澜不惊的十一年中,他前后五次被调去德国学习公司新的设备和技术。从最初的铣床操作工,到生产部门的装配组长,他和克朗斯一同成长。
在克朗斯太仓,每一位新入职的员工都会从前辈的嘴里听说起他的名字。不是因为他对于别人来说很特别,也不是因为“第一位员工”的头衔,每个想认识他的人都会问起克朗斯太仓最初的样子,或想知道克朗斯是如何发展变大,人们总是对关乎自身的历史感兴趣,而他也总会绵绵不绝地讲一些克朗斯的老故事。他的微笑,他的工作照也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杂志,宣传册和海报上。他时常被我们称为“全能工作者”,会加工零件,会装配机器,也会开叉车,如果你有需要帮助的地方,他肯定非常乐意。他甚至还和克朗斯有着另外的紧密联系。
吴婷在2006年5月份加入克朗斯,她在工作中与陈文浩相识,幸福地走在了一起。谈起她们的恋情,她笑着说:“我们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,就是简单真切。” 也许这就是大部分中国人所追求的感情和生活,平淡、安逸。夫妻两平日里除了繁忙的工作,大部分时间都和家人在一起。她们的大女儿现在七岁,正值上小学的年纪,可喜的是,吴婷正孕育着第二个新生命,正如即将迎来的克朗斯新工厂投建一样,充满无限希望!
Comments